主頁 » 出版 » 景風叢書


Paul S. CHUNG

This book presents postcolonial imagination in terms of archeological hermeneutics and comparative theology, undertaking a profound stud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Asian religions such as Mahayana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It gives rise to inspiration for those who are committed to advancing constructive theology in the aftermath of colonialism for the sake of church’s responsibility and engagement with study of religions, natural science, and culture, especially in regard to those who are vulnerable, fragile, and victims in history and society.

 


黎子鵬

《天路歷程》在英國文學史上,位於最著名的寓言小說之列,自1678 年成書出版後,它猶如一朵文學的奇葩,三百多年來不斷綻放異彩。本書旨在探討《天路歷程》這部文學經典漢譯所涉及的種種宗教、文化及語言現象。到底一部十七世紀的西方基督教寓言小說,如何「移植」到十九世紀中國的宗教、文化土壤之中?研究過程中要具體處理以下問題:這部作品如何進行跨文化翻譯;如何與中國宗教文化對話;如何與中國小說傳統融合;如何選擇合適的翻譯語言等。


王艾明

本書收錄了作者四篇有關加爾文思想理論的論文和三篇附錄。透過作者的剖析和論述,讀者能精簡扼要地了解幾方面的看法:一、神學與倫理學,即加爾文的思想框架,尤其是信徒面對社會與政權的行為原則;二、教會體制,即加爾文對組成和運作一個革新的教會組織的理念,以及對個人信仰與教會,個人信仰與社會,教會本身的自我規管和個人信仰與社會良心等看法;三、對中國教會的意義,即透過重溫加爾文有關教義基礎、教制原理和倫理準則的思想,探索那些內容值得今日的中國教會作參考和深思;四、律法的第三種作用,即加爾文如何闡釋基督徒和教會與政府和國家法律間之關係。


汪維藩

《廿載滄茫》是繼《十年踽踽》之後,宗文社為汪維藩牧師出版的第二本文集,收錄了汪氏於一九七九至一九九八年間共七十多篇文章,內容包括中國宗教問題研究、基督教神學中國化的探索、「三自」問題之思考及散文、序跋與前言等等。無論是平信徒、牧者、神學工作者,抑或是國內及海外關心中國教會、國家、文化的人士,都必能從汪氏的思考和分享中獲得寶貴的信息和亮光。


麥金華

一八九零年,在上海舉行之基督教在華傳教士大會決議,以深文言、淺文言及官話三種文體,翻譯《和合本》中文聖經。一九一九年,官話《和合本》聖經面世,並且流傳至今仍廣為華人基督徒使用。

本書從翻譯研究角度出發,探討語言以外的因素──特別是翻譯工程的主要贊助者大英聖書公會,對翻譯官話《和合本》聖經產生了何種影響。到底今天我們所閱讀的《和合本》是哪些人努力的成果?大英聖書公會在當中擔任甚麼角色?用以翻譯《和合本》的新約希臘文基礎文本是怎樣選定的?本書將會一一揭盅。


林曼紅

This book makes an urgent call for a reorientation of Christian ethics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was adopted in China in 1979, the country has been enjoying an improved standard of living and increasing freedom. However, the Chinese people are also experiencing many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including moral decline. Unfortunately, the ethic adopted by many Chinese Christians is individually focused and otherworldly, preventing them from responding to social problems effectively. Thus Lin tries to trace the underlying factors, and propose a socially focused and this-worldly Christian ethics drawing on Christian virtue ethics, Confucianism, Chinese Marxism, as well as the ethical thought of the first-generation Chinese Protestant thinkers.


汪維藩

《十年踽踽》記錄了汪維藩牧師自一九九七年起十年間的心跡,內容從中國人如何讀經、傳統文化與神學的整合、中國基督教的人和事、教會歷史,以至社會議題和宗教政策等,均有討論。其中不少曾於《金陵神學誌》、《天風》、《研究動態》及《當代宗教研究》等刊物發表過。汪氏學養豐厚、文字情理兼備,其對神學教育和本色化的堅持、對教會的關切和情愫,令每位曾與其相遇的後輩和讀者都心悅誠服。


蘇精

本書的主題是十九世紀在華基督新教傳教士的想法、行為與關係,內容涉及專業的傳教士與平信徒傳教士,除了男性傳教士外,也包含兩位女性傳教士,還包含一名華人醫生傳教士;在探究個別的傳教士外,也討論他們的集體活動。本書的宗旨不在書寫這些傳教士的傳記,而是藉著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探討他們傳教工作上的一些特定想法與作為,包含講道著述、編輯印刷、出版傳播、教育及醫藥各領域,尤其注重剖析這些傳教士和中國人之間、傳教士彼此之間、傳教士和其母會甚至其本國基督徒公眾之間的種種互動關係。本書是作者繼《中國,開門!馬禮遜相關人物研究》(2005)之後,再度為紀念馬禮遜來華兩百周年——亦即基督新教來華兩百周年——的又一獻禮。


蘇精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乃基督新教第一位中國傳教士,也是英國漢學研究的先驅,於中國基督教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均有其重要地位,可是專門以他為研究對象的學術性著作,至今仍見匱乏,中文著作尤其如是。繼《馬禮遜與中文印刷出版》(台北,2000)一書之後,作者蘇精教授以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包括倫敦會、英國東印度公司等機構的檔案,以及馬禮遜等人的出版品),重新辨析相關史實,除補正前人研究的不足與錯誤之處,更以多個嶄新的角度呈現馬禮遜其人其事的歷史面貌。

本書以馬禮遜為中心,目的在探究他來華的經過,以及他代表的新教在華初期的經驗。本書共有十二篇論文,大致包含三個主題:(一)馬禮遜本人、(二)馬禮遜的親友同工、(三)馬禮遜施洗的華人信徒。第一個主題有五篇論文,探討他來華以前的決定與準備工作、抵達中國最初兩個月的情況、在中國與英國教學中文的經驗、他生命中最後八年的境遇,以及關於他的研究文獻。第二個主題有三篇論文,分別討論和馬禮遜關係非常密切的三名人物:斯當東、米憐與馬儒翰;透過這三人和馬禮遜的交往互動,深入了解他的思想言行。第三個主題有四篇論文,分別以馬禮遜施洗的四名基督徒——蔡軻(Tsae Afo)、梁進德、屈昂、朱清(Choo Tsing)——為對象,探討他們的生平行事及與馬禮遜的關係,以呈現新教來華最初一段時期傳教士與華人之間的關係。


邢福增

倪柝聲(1903-1972 )研究是中國教會史上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關於其神學思想及生平的爭論,迄今一直未有停止。毋庸置疑,一九四九年新中國的成立,確是倪氏及基督徒聚會處歷史的分水嶺。由於受到「英雄崇拜」及「殉道史觀」的影響,加上資料的限制,對這段歷史一直缺乏深入而客觀的研究。

本書主要以倪柝聲、基督徒聚會處、三自運動的互動關係為討論焦點,旨在處理下列四個問題:(一)疏理倪柝聲對國家社會的立場,及其如何隨著國內政局的發展,特別是中共執政的現實,而作出的轉變;(二)重構倪氏在新中國成立後至一九五二年四月被捕前與黨國及三自革新運動的複雜關係,特別是他如何帶領聚會處參加三自,並在反帝愛國與三自革新之間,作出政治立場與宗教立場的區別;(三)探討倪被捕後至一九五六年一月政府破獲「倪柝聲反革命集團」間,各地基督徒聚會處對參加或退出三自組織背後的考慮,並評估倪氏的影響與角色;(四)肅清反革命運動後以迄一九五八年聯合禮拜實施前基督徒聚會處的自我定位及重建工作。

本書作者相信,重構這段歷史,不僅在倪柝聲研究及基督徒聚會處歷史方面有重大意義,對於我們了解新中國成立前後,「屬靈派」(基要派)教會人士在「反帝愛國」的洪流下,如何在政治及信仰抉擇方面作出不同的取捨,更是極佳的個案。


梁元生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頂端刻上的蓮花座與十字架圖案,除了是基督教來華最古老的圖像見證外,亦象徵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相遇和會通。貫穿《十字蓮花》全書的,就是會通這兩個文化傳統、溝通中西文明的人文關懷。此一關懷,亦貫穿作者三十多年來在美國、新加坡、香港各地的教研生涯。回首綜觀這個「求索東西天地間」的治學和文化旅程,作者如此說:「個人的身分認同和力求客觀的學術研究縱使有時會產生一些矛盾或張力,但卻不是完全扞格不入、互相牴觸的。這種由文化不同而產生的張力,會導致誤解甚至仇殺,但也會成為啟發的泉源和創新的力量。這本書中的文章,可以說就是一個『天人之間』和『東西之間』的『之間人』從這個中間點出發和追求的結果。」

作者擷取多年「旅程」豐碩收穫的一部分,以情理兼備、清暢流麗的筆觸,給讀者娓娓道來。《十字蓮花》共收文章十四篇,除了以耶儒對話為題的最後三章外,均屬歷史研究和史學史的論文,內容涉及不乏趣味的人物個案研究(如晚明的李之藻、清季的黃乃裳,以及英斂之一家三代的故事)、中國基督教史研究的方法論反思、教會大學史研究的回顧和展望,以及基督教在近代中國社會的角色轉變。


賴品超

本書主要迻譯自賴品超教授的博士論文修訂本。本書之英文原著,自九四年出版後,已在國際性期刊上獲得多篇評介。本書主要研究的是著名神學家保羅‧田立克 (Paul Tillich, 1886-1965) 的思想。

田立克除了專注於基督教與現代文化及思潮的對話,在晚年更特別著力於與其他宗教、尤其是與佛教的對話,而本書所要探討的正是田立克對宗教對話的神學基礎的討論。 田立克已有多本著作翻譯成中文,但討論田立克神學的中文專書卻非常缺乏,本書的出版將有助促進漢語對田立克之研究。


鄧肇明

本書的目的,不是去追述那些大佈道家或大培靈家,乃是去指出,在那些屬靈領袖的影響下,中國大地的福音火炬是如何繼續傳遞的。書中所記,並非詳盡無遺,所以掛一漏萬,在所難免。書中人物,除了有些是筆者根據已有資料加以編寫外,其餘都是筆者親自訪問過的。

甲篇記錄的,是葡萄園的園丁和他們所結的果子。從中讀者可窺中國教會的基層實況,也可以看出這些小群體是怎樣形成的。乙篇記述某些工人怎樣在龐大的專政工具面前見證主,和因此而付上慘痛的代價。然而今天中國教會之所以復興,而且增長迅速,這些血證士的辛勞是毋容置疑的。


葉菁華

作者嘗試深入剖析三自教會神學背後的政治和教會處境;抽絲剝繭地闡述三自教會神學如何肯定中共領導下的社會主義中國,並描述近年冒現帶有社會批判的另類神學聲音。

本書旨在透過《金陵神學誌》 ( 復刊號 ) 的部份內容,探討在共產黨主導下的社會主義中國之中,建制更正教會神學的內容、特色和趨勢。由此可預見,本書對當代中國神學的探討不會只專注於神學文本 (text) 本身的內容,而更會把神學文本的內容置於其形成處境中去理解和分析。換言之,本書不單只關心《金陵神學誌》所表達的中國神學的上帝論、基督論、人觀等,亦關心其神學與中國的社會政治現實,以及與中國更正教會的關係。


鄧肇明

本書將三自愛國運動四十多年來的背景和發展具體刻畫出來,先述說三自教會在文化大革命前的情況,從三自的歷史因素及成立,談到耶穌家庭、真耶穌教會,到後來的百花齊放、反右派鬥爭、人民公社等;後論及三自在改革開放中的窘境,例如基督徒愛國的難處、基督徒的「三自」與「非三自」、內地宗教理論界的不同看法等。


陳劍光

Following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re was a political trend to promote political independence among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These nations shared many common characteristics. They were mainly either former colonial nations ruled by the West, or nations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powers. They gained their independence mostly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dependence was achieved not without a fierce struggle. To add to the complication, communist ideology was a factor in a number of countrie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 Church which went through a bitter struggle with a religion-suppressing state – a state that was once the largest missionary-receiving nation in Church history. The case in question is that of the Catholic Church in China from 1949 to 1970.


謝扶雅

本文集是輯錄謝扶雅教授所寫的詩及文。「詩」的部份主要是謝扶雅以詩來抒發個人對人生、周遭事物所懷之情。「文」的部份輯有謝扶雅的時論、回憶錄及學術論文 ( 如基督教與中國文化比較 ) 。


徐佩明

The Complete Perfection Sect is one of the two most important Taoist sects in China in the last 800 years. Writte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n historian of religions, this book discusses the sect's original nature, its changes and adaptations over the centuries, its transmission in south China and its present-day practices in Hong Kong. This book introduces an important subject which has hitherto rarely been known to the general reader.


Lewis Stewart ROBINSON

Double-Edged Sword studies how the literati of the May-Fourth Movement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such as Chen Duxiu, Xu Dishan, Luxun and Maodun, understood the Christian literatur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ose literati were not only interested in Christianity topics, but also valued the belief of Christianity positively. The author finds that some of them criticized Christianity, but the criticism was constructive. Double-Edged Sword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book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ristianity in modern China.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