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最新消息
為鼓勵更多專研基督教與中國宗教文化之華語學者與海外學者交流,《景風》現接受以英語或漢語撰寫之專文。凡與中國基督教、中國宗教及文化、基督教與亞洲宗教及文化之間的對話等領域相關之評論文章、書評、論文摘要或學術動態,均可投稿。
所有專文都會以匿名的方式評審。本社在發出收稿通知後,約需三至四個月時間進行評審。
以中文書寫的專文,連同注腳,須在8,000至20,000字以內(包括注腳)。作者須提交書面聲明,確認其文章從未以中英文發表,並且沒有任何其他機構同時考慮出版。
專文稿件請以電腦打字(MS Word 格式為佳),並以電郵方式遞交。文章宜使用注腳而非章節附注。
作者須另頁列明專文之中英文標題、作者之中英文(或英語音譯)全名、工作機構、通訊地址以及電郵地址。並請提供專文之中英文摘要各一篇(每篇約100字)以及中英文關鍵詞。
除中文書名號及其他有別於英文標點符號的用法之外,注釋格式基本上按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18th edition) 推薦的樣式。請作者使用注腳和書目的形式,並於第一次注解時提供參考專文或專書的詳細資料。(中文注腳格式見本文末)
作者會在專文刊出之前收到PDF格式之排版校對稿。
《景風》對於人工智能的守則:基於保障版權和資料保密的需要,文稿不應在評審過程中外洩,評審學者不得將文稿上傳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程式中。就作者而言,除了語言潤飾(例如拼字、文法和一般編輯)之外,本刊不允許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獲《景風》發表的專文版權歸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所有。作者可以在其他出版物使用其發表的專文,惟必須事先得到本社之許可,以及在出版物上注明《景風》為原出處。若作者轉載任何受版權保護之材料,必須自行向版權擁有者申請授權。作者可獲贈一期《景風》贈閱本。
獲《景風》發表的專文並不代表本社或《景風》編委之立場。專文所表達的意見以及所描述事實的準確性,為各作者之責任。
投稿、意見交流及公務信函請寄: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學梁銶琚樓,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景風》副主編德詩婷教授(Professor Naomi Thurston)收(電郵:naomielainethurston@cuhk.edu.hk、chingfeng@csccrc.org)。
中文注腳格式
書籍:一個作者
- 梁元生:《十字蓮花──基督教與中國歷史文化論集》(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2004),2–3。
- 梁元生:《十字蓮花》,16–17。
書籍:兩個或以上作者
- 盧龍光、湯開建、張照、顏小華:《苦難中成長的教會──英國循道公會佛山傳教發展史(1851–1949)》(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2011),30。
- 盧龍光等:《苦難中成長的教會》,51。
譯著
- 傅高義(Ezra F. Vogel):《鄧小平時代》(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馮克利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編輯部譯校(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60–65。
- 傅高義:《鄧小平時代》,70。
書籍:一書多冊
- 霍韜晦編著:《佛學》,第1冊(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6。
- 霍韜晦:《佛學》,1:9。
- 霍韜晦編著:《佛學》,第2冊(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18–19。
- 霍韜晦:《佛學》,2:20。
書籍:兩名編者、多位作者
- 劉述先:〈異與同──由一個比較觀點論世界倫理之可能性〉,載《儒耶對話新里程》,賴品超、李景雄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敎與中國社會硏究中心,2001),13。
- 劉述先:〈異與同〉,18。
學術期刊
- 黎子鵬:〈首部漢譯德文基督教小說──論《金屋型儀》中女性形象的本土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1 (2012): 21–41。
- 黎子鵬:〈首部漢譯德文基督教小說〉,41。
古籍
- 《論語》,〈學而〉。
- 《孟子》,〈梁惠王〉。
辭典、百科全書
- 《英漢宗教字典》,第3版,鄧肇明編(道聲,1999),〈adoption〉詞條。
- 《英漢宗教字典》,〈adoption〉詞條。
- 《基督教文化百科全書》,第1卷,《教義與術語》,丁光訓編(濟南出版社,1991),〈天使〉詞條。
- 《基督教文化百科全書》,1:〈天使〉詞條。
報刊雜誌
- 王永平:〈信仰有助堅持兩制〉,《am 730》,2013年4月17日,17。
- 王永平:〈信仰有助堅持兩制〉,17。
- 〈川震災區恐爆疫禍〉,《東方日報》,2013年4月23日,1。
- 〈川震災區恐爆疫禍〉,1。
論文
- 王志忠:〈明清全真教論稿〉(博士論文,四川大學,1994),3。
- 王志忠:〈明清全真教論稿〉,4。
網頁
- 沈祖堯:〈心連心的一座橋〉,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網誌,2013年5月14日,http://www.vco.cuhk.edu.hk/js_blog。
- 沈祖堯:〈心連心的一座橋〉。
- 〈中大簡介〉,香港中文大學,2019年3月29日瀏覽,http://www.cuhk.edu.hk/chinese/aboutus/university-intro.html。
- 〈中大簡介〉。